网站旧版|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课程思政案例

《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发布者:  时间:2024-04-09 11:02:03  浏览:

案例类别: 单元《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知识点“大(小)国关税效应”

课堂名称:   国际经济学

案例作者: 杨盛标

所在教研室: 国际经济与贸易

适用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一、案例主(关税的小国及大国效应)

二、结合章节

第七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第一节 关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

熟悉关税的概念、分类以及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概念。

掌握关税效应的均衡分析方法和大国和小国的局部分析模型。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应用微观经济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分析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精致模型推理的逻辑思考能力。

3.素质提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识的人文精神,以及不畏强权、敢于直面大国压力的民族精神。

四、教学实施过程

(一)教学导入

本次课程“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是国际贸易理论应用分析,要求学生将供需模型和消费(生产)剩余概念结合用来分析大(小)国采取关税时对价格、生产者、消费者、净出口以及对他国产生的影响,其教学重难点是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合作探究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二)教学方法

本次课采用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进行三阶段教学模式:课前,引导学生了解基本概念以及分析模型;课堂,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提出现实问题并一起讨论、头脑风暴;课后,总结和拓展所学知识,提升分析中美贸易关税效应的能力。

(二)教学安排

1.教学概念与分析框架的学习

以预习与授课方式讲述相关的内容,一是关税概念尤其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概念,这是分析关税效应的关键工具;二是关税分析的局部均衡模型,尤其是大国的分析,其分析包括了小国的关税效应。三小国实施关税的的效应确定是对本国消费者的剩余有损害,而大国关税的总体效果是不确定,但可能会对剥削小国的经济利益。

2.引入中美贸易大战的思政案例

通过分析中国和美国实施关税的效应,引入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案例,解释美国列强发展的掠夺他国财富的本质,同时阐述中国强大的本质是自力更生,和其他国家和谐共处。

思政案例:中美贸易战又称中美贸易争端、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贸易战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比较具有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前者基本上是竞争性的,而后者是市场不完全起作用的,它们对两国经济福利和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20世纪90年代,美国曾三次对中国进行特别301调查,分别是1991年、1994年和1996年。入世之后,201010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将按照《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和措施展开调查。这是美国自中国加入WTO以来首次动用“301条款对其他经济体贸易行为进行调查,最终中国与美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项下进行磋商,同意修改《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涉嫌禁止性补贴的内容

20183月,特朗普打响对华贸易战,系现代史上中美最大贸易战,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价值高达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65亿元)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以至到拜登当局,中美贸易摩擦已升级至贸易、科技、金融、外交、地缘政治、国际舆论、国际规则等全领域。

3.总结提升

总评课堂活动情况,总结本次课的专业知识的作用和地位,并根据学生质疑点梳理知识、提高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深化拓展所学知识,锻炼技能、形成素养。

五、案例意义

通过课前案例导学启发学生思维意识,以案例分析来拓展思维能力,让学生接受专业分析的浸润和教育,让学生理解关税已经成为大国抑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掠夺其财富的工具。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美方试图通过贸易战压制中国经济发展,收取关税利益,尤其是特朗普和拜登试图让制造业回流美国,通过科技战遏制中国创新活力,通过金融战获得更多打击中国经济的手段,通过地缘战搞乱中国及周边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通过舆论战混淆是非欺骗世界人民。最根本也是最本质的是遏制中国崛起、维护美国霸权,这就是当前美方贸易战的底线逻辑。

六、教学效果

思政元素引入,教学效果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言谈举止中得以充分体现:

1.知识理解的升华:通过案例思政,使学生更深入理解关税大国和效果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也进一步理解关税均衡分析模型在观察国家行为时的化繁为简的能力。

2.专业素养的培育:学生体会到了中国的大国精神和大国责任,开拓了国际视野,并认识到,要努力学习国际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素养。

3.自身修养的熏陶: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曲折,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及民族自豪感,体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以及生存智慧。让学生迫切地感觉到需要脚踏实地、刻苦学习、拼搏进取,努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全球经济新格局的建立做出贡献。

七、案例反思

1.建设更优质的国际经济学教学团队:每学年选派老师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提升教师教学分析能力;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强化课程思政专题研究。

2.丰富优化国际经济学思政教学资源:随时关注国际经济发展前沿,实时更新、充实国际经济学思政案例库以及课程思政线上教学资源;优化富含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课件和教案等;完善《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系列专题案例。

3.促进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与其他课程思政教学有效融合:进一步解决《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析之技能提升、素养培育等课程目标的匹配度和支撑度。联合开发课程思政关联案例和教学专题,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的引导与塑造。